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民企风采

联合飞机:抢抓航空级无人机研发“风口”

发布时间:2025-02-13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伴随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医疗、低空文旅、飞行汽车等低空经济业态层出不穷,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正加速到来。

  作为低空经济重点产业,无人机行业近年来迎来了加速发展。联合飞机作为我国无人机行业拥有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的先锋企业,经过十余年深耕,如今已布局了低空+应急消防、低空+医疗救援、低空+物流运输等十大低空+”应用场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镧影R6000,在珠海航展首次亮相就惊艳四座,并获得10亿元意向订单。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联合飞机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联合飞机集团副总裁王晓明表示,联合飞机始终把技术创新视作企业的核心驱动力,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破了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当前,联合飞机正着力推进航空级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预计在不远的未来,载人版无人机将成为现实,大规模量产后,这种空中小轿车将真正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十余年耕耘惊艳航展

  联合飞机是一家专业从事无人机等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其发展史最早可追溯至董事长田刚印于2012年成立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当年,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中国第一架电控共轴无人直升机TD220实现首飞,弥补了我国电控共轴无人直升机领域的空白。2014年,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了无人机的全线研发打造。2021年,联合飞机在成都市金牛区与德阳什邡市建设倾转旋翼无人机总体研发生产项目,填补了我国在倾转旋翼研发上的空缺。

  如今,联合飞机已成为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北京、深圳、安徽、陕西、甘肃等地实现产业体系布局,业务包括无人机、航空机载设备的研发、生产经营、销售以及无人机全线技术服务,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无人机产业集群。

  202411月举行的珠海航展上,联合飞机携旗舰无人机、机载设备、软件系统等15款产品亮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联合飞机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镧影R6000,这款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为6吨,载重量达2吨,能够以直升机模式起降,无需机场跑道,对基础建设的依赖大大降低。巡航时旋翼倾转为固定翼模式,最高速度达到550km/h,突破了传统直升机的速度限制,可连接相距4000公里的地点,无需转乘,省去了机场与目的地之间的周折。在高价值货物运输、商务出行、应急救援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除了镧影R6000之外,联合飞机TD550TD220两款大载重无人机在航展上也颇为吸睛,TD550凭借最大200公斤载重量、高原作业能力已经在物流运投、应急救援领域得到丰富应用,在京津冀、安徽黄山、广西等地防汛战役中圆满执行过物资投送、通信中继、防汛侦察任务。

  多旋翼无人机同样百花齐放,Q100农业无人机作为新品首次发布,集喷洒、播撒、运输、航测于一身,最大载重量为65kg,智能化升级播种、施肥撒药、水产养殖、农产品转运有助于解决农业技术员短缺难题。镭影Q20无人机已成为城乡物流的新宠,最大续航时间为73分钟,能够实现急难险绕环境高效配送,去年7月还成功完成了重庆特产巫山脆李空空联运的首次试水,将2小时的山路车程缩短至8分钟。

  领先的技术使得联合飞机一经亮相就受到全球航空业的关注,展会上,镧影R6000签订了10亿元意向订单,Q100农业无人机累计销售达到1万架。另外,还与阿联酋综合防务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将技术创新视作企业核心驱动力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联合飞机十余年如一日对无人机领域的深耕和对技术创新的追求。联合飞机始终把技术创新视作企业的核心驱动力,王晓明向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介绍。

  技术创新首先体现在自主研发上。以惊艳航展的镧影R6000为例,这是一款集合了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优势的新物种。据王晓明介绍,镧影R6000采用光传多余度飞控系统设计,具备智能感知及分析决策能力,飞行稳定性、安全性达到民航级别。同时,还具备防除冰、抗雷击、防坠撞等安全功能,保证飞机在恶劣天气中也能正常飞行。

  联合飞机对镧影R6000的研发仍在继续。王晓明介绍,珠海航展亮相的镧影R6000为货运版机型,适用于城市间及特殊地形的高效物流运输。目前,联合飞机正在研发载人版机型,预计1年后推出。届时,镧影R6000将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空中小轿车,可提供612人灵活座位配置,能在停车场、写字楼楼顶等小空间起降,避免换乘与中转,将为商务和家庭出行提供一种新选择。

  以镧影R6000为代表的倾转旋翼技术仅是一个代表。王晓明介绍,联合飞机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其中,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和电控共轴技术打破了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截至目前,联合飞机已成功申请专利超600项,并在全球十多个重点国家及地区进行了知识产权战略布局。

  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王晓明表示,联合飞机始终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公司拥有庞大的无人直升机研发队伍,研发人员占比超50%,且大多毕业于重点高校,并拥有央企科研院所的工作经历,研发团队中有多名总师曾主持或参与国家型号研制任务。

  十大低空+场景多元发展

  科技发展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应用上。便捷物品运输和人类出行,引领时代变革是联合飞机一直坚持的企业愿景。

  为让研发有效转化,联合飞机根据不同产品的应用场景,推出了涵盖大、中、小型无人机的产品矩阵。例如,TD550无人直升机具备高原作业能力,适用于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领域;镭影Q20多旋翼无人机在电力巡检、公安警用、应急救援、农业林业等领域应用广泛。

  基于充足的产品储备,如今联合飞机已布局十大低空+”场景。低空+”应急消防、城市管理、智慧公安等护航国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低空+”农林植保、智慧电力、智慧水利、侦查测绘赋能基础建设;低空+”物流运输、低空医疗提升生活品质与人民幸福感;低空+”城市空中交通重塑交通出行与物流运输,开创长距离运载新生态。独特的服务方式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正为各行各业带去变革。

  低空+医疗为例,联合飞机已在湖北十堰开辟湖北省首条低空物流航线和首条低空医疗物流航线;在深圳推出全国首个体检车+无人机运输模式,并将低空医疗运输服务推进到规模化运营模式阶段。在低空+物流运输方面,针对20km以上距离的无人配送难题,联合飞机在安徽开通全国首条长距离航线,更在重庆巫山脆李运输项目中,开创了全国首次21架无人机协同运输的应用先河。在低空+应急救援方面,联合飞机参与了安徽、黑龙江、京津冀等多地的防汛救援。在低空+智慧电力方面,参与了浙江湖州电力运投和山东电网Q20巡检等多项任务。

  除无人机产品之外,联合飞机还有丰富的配套产品线,同时为客户提供运营服务。

  例如软件方面,推出了智能空域指挥控制系统,该系统作为空域的指挥官,包含飞行监控、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它能够进行无人机的指挥调度、高密度任务协同和可视化管理,提供飞行全周期保障,实现空域内+资源的高效配置。目前,该系统已在应急消防、低空物流配送、电力巡检等行业的服务场景中应用,可确保空域资源的高效、快捷配置。

  同时,集团还自主研发了多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复合材料,以及保障车辆、地面站等配套产品,坚持核心技术自研,确保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此外,联合飞机还开辟了联飞快送等运营业务,满足急难险绕环境下的城乡物流配送,目前已经在安徽、黑龙江、湖北、重庆等地展开应用。

  航空级无人机时代已经到来

  在无人机行业,从业者通常把无人机分为消费级、工业级、航空级三大类别。

  王晓明向记者介绍,2008年,消费级无人机开始在我国崛起,10年后无人机飞入了千家万户。2012年,工业级无人机崭露头角,如今已经迎来了爆发期。航空级无人机,预计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风口。

  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拍摄、表演等场景,通常设计轻巧便携,操作简单。工业级无人机是指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无人机,具备较长的续航能力和较高的载荷能力,能够执行巡视、测量、监测等多种工业任务。

  航空级无人机就是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有人乘坐的无人机,根据航程可把航空级无人机划分为空中自行车、空中摩托车、空中小轿车。王晓明介绍,地面自行车一般用于解决一个乡镇地域范围内的交通问题,而空中自行车可以解决一个地级市地域范围内的交通问题,航程在300公里以内,现在以电能为动力的eVTOL基本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地面摩托车一般用于解决地级市地域范围内的交通问题,而空中摩托车航程一般小于500公里,以解决省域范围内交通为主,代表企业有美国品牌Joby等。地面小轿车一般解决省内交通和跨省交通,而航程定义成500公里以上的空中小轿车,主要解决在国内或者国际长距离交通运输,联合飞机的镧影R6000就是此类代表。

  2025年,发力航空级无人机的研发生产是联合航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王晓明透露,联合飞机正计划启动镧影R6000的适航取证工作,在民航标准之下,从载货试航逐步过渡到载人试航,最终交付的产品将按照适航标准完成技术状态固化。

  联合飞机的愿景是利用自身技术改变未来人类出行方式,打造一款可以载货甚至载人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就像飞在天上的汽车一样。预计在大规模量产之后,能够真正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王晓明说。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